廣州推進居委會標準化 實現“一人在崗事項通辦”
5月中,廣州市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改革創新暨社區居委會OSM現場管理標準化試點建設啟動大會召開,這次大會為居委會減負提供了另一條思路:標準 化。會上介紹,荔灣區昌華街、天河區天河南街的18個社區將作為首批試點社區,未來群眾在這些試點社區居委會辦事,可望實現“一人在崗、事項通辦”。新快 報記者走訪發現,事實上,廣州早已有社區進行過類似的嘗試,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取得成效。不過,多位居委會工作人員表示,要實現“一人通辦”不易,原因之 一就是“居委會權力有限而且界線模糊”。
有社區早已先行探索“一人通辦”
在首批試點的18個社區中,天河區天河南街占了12個。近日,新快報記者走訪天河南街天河東社區,發現在實施社區居委會標準化建設前,街道及社區早已通過社區網格化服務建設,朝著“一人在崗、事項通辦”的方向努力。
0歲至6歲的孩子、非從業人員、老人怎么辦理居民醫保?新快報記者在一本《天河南街社區網格化服務工作辦事流程指南》(以下簡稱《服務指南》)上看到, 在“社區服務”大項中的“辦理居民醫?!奔氻椧呀泴懬宄松暾垪l件、所需證明材料、辦事流程等,加上作為溫馨提醒的“備注”,街坊可以按圖索驥辦事,做到 “少跑腿”“最多跑一次”。
“涵蓋了社區服務的常規事項。”天河南街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服務指南》列出了社會救助、醫療救助等九大事 項。數年前,在制定《服務指南》時,社區服務和工作的細項至少分了140多項。以 “人口和計劃生育”大項為例,其中又分為免費婚檢、流動人口婚育證明、計劃生育家庭綜合保險、申請再生育一個子女、市外隨遷入戶等17項。
《服務指南》的封面已點明,它首先是“工作”小百科。有了這本小冊子,居委會工作人員無論何時何地,面對居民提出的辦事請求,可在第一時間處理或給出標 準“答案”,引導居民辦事。目前,隨著社區網格化建設推進,居委會也從以前的“專人專崗、一人一事”逐步實現“一崗多責、一人身兼數職”。
標準化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
荔灣區昌華街是廣州市首批兩條試點街道之一,全街6個居委會將進行標準化建設,通過實施OSM現場管理系統,實現群眾在社區居委會辦事“一人在崗、事項 通辦”。新快報記者了解到,昌華街計劃今年完成泮塘、西關大屋兩個社區居委會的試點,明年向另外4個社區居委會進行推廣完成。
昌華街道 辦事處副主任方煬城介紹,目前居委會標準化建設未形成具體的方案,但已經有香港現場管理學會過來指導,昌華街也組織了居委會主任到深圳一個標準化建設的街 道進行參觀學習。按照計劃,昌華街將在今年推進兩個居委會的建設,其中,在改造后的泮塘五約,將打造一個“泮塘鄰里中心”,除了居委會,還有議事廳、大配 餐、黨群服務中心、警務室、慈善超市等?!案鶕愀郜F場管理學會的指導,打造后的居委會將給居民家的溫馨感覺,居民來居委會好像回到家一樣,沒有距離 感?!狈綗墙榻B,標準化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眾,讓群眾少跑路。而這就需要培養多面手,合理設置崗位,達到群眾進來,不因誰走開了而辦不成業 務。
據介紹,OSM現場管理標準化建設具有規范、高效、標準、便捷的特點,包括標準化的工作流程、標準化的服務指引、標準化的窗口模式。
“我們去參觀了標準化建設的街道,一切井井有條。首先是外觀,(居委會辦公室的)每一張桌面上、每一個柜子里的日常用品都是一樣的,公章和文件資料放在 固定的位置,即使換屆、換一個同事,也不會因此找不到資料、公章?!蔽麝P大屋社區居委會主任何敏婷告訴新快報記者,她在參觀之后對標準化有了初步了解。不 過她認為要花一些時間才能做到標準化,而要做到群眾進來,居委會每個人都能辦理業務,她認為一開始難度比較大。
難題:一個人如何搞掂所有事?
西關大屋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陳燕玲告訴新快報記者,居委會工作分幾大類,包括民政、綜治、城管、計生等,每一個大類又有很多細線,她負責的是民政類,民政 的系統就有七八個,如低收入人群、失業人員、老年人、退役軍人等業務系統,而計生、綜治、城管也各有多個系統,要一個人了解所有系統,而且有些系統需要保 密還有權限要求,她認為不容易做到。
“標準化不是一個門面工作,而是回歸到以人為本的理念。服務的標準化,需要做到工作流程的標準化, 需要分清楚居委會有哪些權限,該做的要怎么做,不該做的要怎樣和有關部門銜接。做到這些,才能真正提高居委會工作效率,讓群眾少跑路。”西關大屋社區居委 會副主任楊文峰說。
“不讓居民多跑路是好事,但因為實際操作上,居委會的權力有限,因此,具體要如何標準化,還需要等待第三方機構給出具體的方案?!辈A街道辦負責人表示。
也有社區居委工作人員認為,居委會目前承接的工作要做到“一崗通”比較難,這需要更多的培訓和資源投入,經過培訓之后工作人員也需要時間消化,要真正達到想要的效果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新快報記者還了解到,社區居委會有的工作人員年齡偏大,由于上升空間、待遇等問題,新來的年輕人往往留不住,存在人員“斷層”的現象,這也是目前工作開展遇到的難題之一。
建議
居委會業委會合作 更易實現社區自治
廣東省城市社區建設研究會副會長周活寧介紹,居委會和業主委員會都面對社區居民,解決身邊的一些問題。比如小區的停車、居民出行、環境衛生問題。目前廣 州一個居委會的轄區有可能覆蓋幾個小區,其實大可以讓居委會和業委會并存協調,取長補短,互動合作,這樣工作會更加高效、順利。這需要有智慧、技巧和勇 氣?,F在廣州有很多居委會和業委會合作成功的例子,它們有幾個共同的特點,可以供同行們參考,首先這些居委會一直以來支持轄區內業委會的建設和發展。其 次,業委會除了關注本小區的小環境,還關注社區的發展,愿意投入資源,將社區的中心任務與居民訴求相結合。這些合作成功的例子中,雙方都形成了常態化的合 作機制,溝通良好,容易互動合作產生更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