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南湖區“無差別”審批服務成全國樣本
14個省、市(自治區),34批(次)學習考察團,最大團隊達到140人……這幾天,大批涌入的學習考察者成了南湖區行政服務中心的一景。讓南湖區再次出名的,是南湖區行政審批局上月底剛剛推出的一項在全省甚至全國創新的舉措——“無差別”集成審批服務模式。
日前,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飛對南湖區的這一做法進行了專門批示。
“立體式”申報只需進“一扇門”
對負責接待工作的南湖區行政審批局辦公室副主任戴衛峰而言,昨天又是忙碌的一天。
當天,區行政審批局接待了8個批(次)、超過170人的來自江蘇蘇州、安徽金寨、浙江余姚等地的學習考察團。“自3月19日正式推出‘無差別’審批模式以來,每天都有考察團來訪,有時中心的5個會議室都不夠用?!贝餍l鋒感嘆。
位于南湖區行政服務中心三樓的人工“無差別”審批大廳,是各地考察團隊最感興趣的一個考察點。在這里,各窗口并沒有按“投資項目”、“社會事務”等字樣分類,而將牌子統一換成了“綜合受理”,并增設了“補正咨詢”、“綜合出件”等窗口。
南湖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上月初南湖區的28個部門946個事項以整體入駐、事項入駐和信息化入駐三種形式集中到區行政服務中心后,除了少數不宜入駐的事項,現在該區涉及的所有審批服務事項,都可以在中心任何一個受理窗口辦理,實現“無差別”受理。
在區行政服務中心一樓,各地考察團成員驚奇地發現,這里的電子行政服務中心并沒有設審批工作人員座位,25臺面向辦事群眾的自助申報終端機取代了審批人員,這些“機器審批員”可受理投資項目、工商注冊、食品經營許可、社會團體登記等在線申報事項。大廳還配備有“智慧專員”,對不太會操作的辦事群眾進行熱情指導。
在電子行政服務中心,區行政審批局還開辟了24小時不打烊的審批自助超市,這里提供自助申報、證明類材料打印、稅務發票發售和代開等500余項功能。
“這些做法很超前,大大方便了辦事群眾和企業。”在日前省發改培育中心組織的一次考察中,來自全國“最多跑一次”專題培訓班的成員們紛紛發出這樣的感嘆。據悉,“無前臺”電子行政服務中心落成后,辦事大廳壓縮前臺受理窗口47%,日均辦件量提升20%以上。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張定安認為,南湖區的“無差別”集成審批服務,很好地借助了互聯網的優勢,不僅解決了窗口分類帶來的排長隊問題,也滿足了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和上班族的服務需求,這種創新模式對全國提升行政審批服務效率具有示范意義。
互聯網托起“一窗”受理
“‘無差別’審批絕不是簡單的窗口換塊牌子那么簡單。”南湖區行政審批局負責人介紹,為了實現“無差別”集成審批服務,南湖區推出了一系列配套工作舉措、改革方案,包括以平臺全鏈條貫通打破信息“孤島”、審批服務事項標準化等,為集成審批打下了堅實基礎。
早在今年3月初,除了將該區28個部門的946個事項集中到區行政服務中心外,該中心還打通了“網上高速公路”,依托浙江政務服務網建立了“一窗受理”平臺,通過跨部門、跨條線的數據交換、資源整合、互通共享,將各部門、各條線的多個業務端集中于一端辦理,受理人員單點登錄、統一認證、一次錄入,完成事項的受理推送。
從“??啤钡健叭漆t生”,“無差別”審批服務對受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在今年春節后,區行政審批局就利用中午時間,連續一個月開展分級綜合輪訓,推動“??菩汀标犖橄颉叭菩汀标犖檗D變,并設立了大廳服務專員、智慧專員、受理專員三支隊伍,分別負責事項檢索、精準引導、合理分流,指導群眾自助在線申報和窗口“無差別”受理工作,形成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務氛圍。
“全鏈條”拉伸“一件事”
營業執照申辦、企業稅務登記、實名認定、稅費種認定、稅控設備發行、發票申領……在南湖區行政服務中心,企業注冊登記后的包括稅務發票申領的所有程序都可以在同一個大廳的一塊區域內完成。
要讓辦事群眾和企業實現“進一扇門”、“辦一件事”,就必須延伸服務事項,打造全鏈條審批。在全國率先制定行業許可“一證化”地方標準的基礎上,今年,南湖區行政審批局跨條線、跨領域、跨層級納入了更多的行業。
為了拉長投資項目業務鏈,南湖區推進了項目審批簡化、優化、標準化,將發改、經信、環保、水利、住建、規劃、消防等部門職能整合到投資項目審批鏈條中,深化“多圖聯審”、“多評合一”、“聯合踏勘”,出臺“標準地”、“承諾制”、“容缺后補”等意見,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可實現“零次跑”。
全鏈條審批極大地提升了服務效率。隨著3月1日南湖區國稅局將電子稅務局以信息化形式整體入駐區行政審批局,南湖區商事登記正式進入“即辦時代”,比浙江省3天的規定提速了2天。
“我只要回家等好了,審批到了哪個環節、啥時候來實地勘查,掃掃上面的二維碼就都曉得了?!睆娜√?、交材料、拿收件單,市民張家鳳用了不到10分鐘時間就辦好了所有事項,她準備開辦一家化妝品零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