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東唯一的國家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惠州依托信用大數據“云平臺”,5.4億條入庫信息在社會治理中“褒獎誠信、懲戒失信”,使信用成為企業和個人的“通行證”。
近日,惠州召開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鞏固提升大會,傳達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進一步加快“信用惠州”建設。該市將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向縣區和基層延伸,并協同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建設,為廣東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貢獻力量。
近年來,惠州先行先試,推出系列創新舉措,在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考核中連續5年排在第1名。今年1月,惠州獲評國家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成為全國12個入選城市之一。
惠州市發改局副局長黃俊堂說,惠州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級信用中心,率先建成“一庫一網兩平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整合了54個市有關部門的400多個數據主題,信息涵蓋企業、個人、事業單位、社會組織4類主體,入庫數據量已達5.4億條。
創新信用信息運用,惠州建立了全省首家“互聯網+信用”的網上中介超市、全省首個“糧油二維碼+信用”的溯源管理平臺,還創新探索“財政資金+信用”“基層治理+信用”等應用,并建設全省領先的信用聯合獎懲管理系統,推動聯合獎懲動態化、精準化。
該市梳理出涉及10個部門的21項適合使用信用報告的專項扶持資金,企業有“信用污點”則無緣申請,倒逼企業誠信守法。目前,惠州已有6000多份信用報告應用于行政事務管理、公共資源交易、銀行融資及社會治理等領域。
在惠州龍門縣龍田鎮,通過爭創誠信守法先進戶活動評選出的“誠信戶”可在惠農助農、科技指導、致富項目、就業創業等方面享受傾斜照顧。這一守信激勵舉措,讓崇德尚法的村風悄然回歸。
如今,惠州各縣區均成立了綜合征信中心,并實現“信用村”全覆蓋,認定“信用戶”近25萬戶,貸款戶數4632戶,貸款金額8.35億元。基層治理巧打“信用牌”,讓農戶緩解了融資難,更有獲得感。
接下來,惠州將推動信用信息的深度應用,推進共建共治共享。如推廣應用市民個人信用分,打造“信用生活”,并盡快推動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上線,創新設計“信易貸”“信用扶貧”等服務產品,讓“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處處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