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直男經濟學
“直男”并不是貶義詞,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直男是正常性取向喜歡女生的男生,但是思想比較傳統的,審美也很模式化”(我認識這種解釋還遠遠不夠,要解釋清楚直男,太難了)。
目前很客觀的一個現象是:直男作為一個龐大的群體,但其商業價值卻顯得有點對不起他們這個數量,而與其相對應的女性,則成為了各種商家的寵兒。
淘寶直播賣口紅的李佳琦年入千萬,深夜發媸的徐老師沒學過廣告,卻做出了4A級別的營銷案例,這一切,都是面向女性的。
而直男呢?
除了偶爾diss一下吳亦凡的《大碗寬面》,編幾個“雞你太美”的段子,似乎并沒有多大的影響力。
直男到底怎么了?
一、直男消費的市場失靈
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男性移動互聯網民月活數量已經達到5.9億人次。單身男性人數超過女性。
而2017年波士頓咨詢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男性消費的種類和額度都在增加,而在線上消費方面,男性平均開支超越了女性,達到10025元。
另外,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中國女性職場調查報告》指出:2018年,女性整體收入低于男性22%。
通過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第一個是直男群體很龐大;第二個是直男并不是沒有錢。
但是市場真實的情況并不是這樣,直男的消費并不像數據反映的那樣,而且很多直男還自嘲消費能力的正確排序是“少女、少婦、大媽、孩子、老人、狗,最后才是男人”。
很顯然,直男消費出現了市場失靈。
二、直男到底在想什么?
1. 游戲
直男經濟學第一個悖論是游戲悖論,指“游戲一時爽,一直游戲一直爽。”
雖然玩游戲的女性不在少數,但不能否認,游戲這棵大樹是無數直男們培養起來的。
最明顯的就是直播行業。
根據《艾媒報告|2018-2019中國在線直播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的數據:斗魚直播用戶畫像中,男性比例為80.90%,虎牙的這一比例是79.66%,企鵝電競是76.49%。
可以說,直男撐起了直播行業的半邊天。
而對于游戲巨頭騰訊來說,拋開近年來興起的移動游戲不說,直男這一群體一直是他們最大的搖錢樹。
以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游戲《英雄聯盟》為例,根據騰訊之前發布的數據顯示,男性玩家的占比為67%,超過三分之二。
著名游戲平臺steam上的游戲《絕地求生》,根據360智庫的數據顯示男性玩家的比例為70%,而最近發行的幾款大制作游戲比如《只狼:影逝二度》、《全面戰爭:三國》都在直男當中引起了廣泛討論。
夸張一點,對于直男來說,可以不吃不喝,但游戲不能不玩;皮膚不能不買,游戲就是直男們的“口紅”。
2. 性
直男經濟學第二個悖論叫“下半身悖論”,通常指凡是跟“性”有關的,都可以沖一沖。
性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在排除游戲以外的大多數時間當中,直男仍然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
陌陌探探等軟件的興起源于約炮,而約炮的第一批主力軍就是直男,雖然今年來女性的比例有所提高,但是男性仍然占據主要地位。
至于那些約炮群,各種交友軟件就更不用說了——女的加群免費,男的加群需要付費就很能夠說明問題了。
微博微信群里賣片的屢見不鮮,各種微博的評論里面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而他們最主要的用戶就是直男。
自打生命起源以來,性就是第一生產力,在互聯網當中也是最容易獲取用戶掙錢的;因此很多產品,很多項目都會打打色情的擦邊球——最早時候的直播是這樣,各種釣魚廣告、賭球也是這樣。
關于性這一點其實沒有對錯之分,性是人類再正常不過的需求了,只是這一點在直男群體上更為明顯。
只不過在現代社會中,基于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關于“性”有著極為嚴格的限制,在合法合規的商業行為中,都不會涉及。
3. 體育
直男經濟學第三個悖論叫“無論你是誰,只要你喊一句湖人總冠軍,我們就是兄弟”。
此理論廣泛適用于足球,籃球,電子競技,NBA,中超,英超,西甲等體育項目、運動聯賽以及各大俱樂部。
2019年年初,NBA宣布蔡徐坤成為首位NBA新春賀歲形象大使,此事一出隨機在直男當中引發了一場爆炸。
NBA這其中的原因也可以理解——NBA的用戶大部分都是男性,經過在中國市場多年的深耕之后,男性這部分的市場已經趨于飽和,這就急需開拓新的市場;而女性就成為了新的目標,因此選擇了當紅流量小生蔡徐坤作為打開這個市場的鑰匙。
但是直男們并不買賬,無論是在B站還是各種論壇紛紛對此展開回擊,甚至將蔡徐坤之前一段關于籃球的視頻翻出來做成惡搞和鬼畜,“雞你太美”成為了一個人人調侃的梗。
蔡徐坤并沒有做錯什么,NBA也沒有做錯什么,但是他們忽視了直男在特殊事情上的“一致對外”從來都是空前團結。
所以直男有時候挺難理解的:湖人勇士球迷天天互噴,巴薩皇馬球迷經常互撕,但關鍵時刻都能夠達成統一戰線,在這一點上,直男比飯圈理性。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NBA的這一次策劃也說明了一點,直男的錢并不好掙,所以才想著拉攏女性用戶。
我和我身邊的朋友都是NBA忠實粉絲,但說到底,除了充個會員看比賽,偶爾買件球衣,買雙鞋之外,很難讓我們再為NBA貢獻自己的人民幣。
體育運動不需要刷榜,不需要買投票,不需要應援,所以想和直男做點生意,還是挺難的。
三、直男經濟和直男不經濟
從傳統的互聯網發展理論來說,只要獲取了用戶,就離掙錢不遠了,而直男作為一個龐大的群體,特點鮮明,理論上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和消費潛力,這叫直男經濟。
但是直男這個群體明顯與這個理論發生了偏離,事實上,越是直男占比多的行業就越難掙到錢,這就叫直男不經濟。
對于直男來說,有三個原則:
能選免費的就選免費的
能夠將就的就盡量將就
沖動消費這輩子也不可能的
因此“做直男生意不如去賣口紅”這句話也不是沒有道理——不管是已經很成熟的電商市場,還是而當下火熱的知識付費行業,女性都更加比直男愿意付費。
當然,還是有很多例外,這里提兩個人了:一個是羅永浩,一個是“帶帶大師兄”。
兩個人都是有著龐大數量直男粉絲的KOL,一個是意見領袖,一個是亞文化符號。
羅永浩將情懷,講理想,直男粉絲們都愿意為了他充值信仰,除了TNT。
而“帶帶大師兄”則是網上一切壞事的始作俑者,當然這都是狗粉絲說的,狗粉絲們“網上罵孫狗,線下叫孫哥”,但帶帶大師兄能夠從工地上搬磚月薪3000混到現在生活過得有聲有色,還是全靠那些狗粉絲們。
所以,直男經濟和直男不經濟并不是完全對立的關系。
四、直男經濟的下一個風口?
今年4月,目前國內最大的球鞋轉賣平臺毒App近期完成新一輪融資,據透露,毒本輪投后估值已達十億美元,進入獨角獸行列。
今年6月,虎撲獲得了來自頭條的12.6億投資,估值達到42億,對于一個2004年就成立的品牌來說,這個成績顯然來得有點晚,當然這也不能怪虎撲,要怪就怪這些直男。
而在最近,優衣庫 x KAWS的聯名款又引起了直男的瘋搶,那個場面跟那一年我家里搶鹽簡直是一模一樣。
縱觀整個行業,目前針對直男市場做得比較好的垂直領域分別是社區和電商,以虎撲、直播吧、懂球帝、小黑盒等為代表的內容社區,主要是體育和游戲;以有貨、毒App、識貨為代表的電商,主要是鞋、潮流服飾以及配件。
而在整個直男內容領域,雖然有做數碼產品內容的、有做汽車內容的、有做游戲內容的,但跟女性內容領域相比明顯還有很大的需求和潛力亟待發掘,或許一個直男版的“小紅書”并不遙遠。
很難想象在女性內容領域已經出現各種KOL,甚至內容都開始千篇一律的情況下,直男內容領域還看不到多大的動靜,一方面是確實不好做,另一方面我覺得是一開始資源都向女性內容上傾斜去了,但當女性內容領域趨于飽和的時候,我相信直男內容的機會已經來了。
《深夜發媸》徐老師曾經做過一個欄目叫《直男改造》,在各種社交平臺都創造了刷屏級的傳播,數據非常亮眼,不僅是很多直男看過,在很多女性當中也很有影響力。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其實女性對直男是很好奇的,對關于直男的很多事情都會很想去了解,所以如果是做給直男看的內容其實對女性同樣是有吸引力的。
而對于大多數直男來說,他們只需要知道自己的女朋友化妝好不好看,而不關心YSL到底是叫圣羅蘭還是叫以色列。
就目前而言,游戲、性以以及體育仍然是直男這個群體最大的三個標簽,但越來越多的直男開始在關心護膚、穿搭等等話題了,雖然消費習慣不是一天就能培養起來的,但直男經濟的崛起已經是可以預見的了。
總之,想賺直男錢,學好直男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