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你還記得人人網嗎?
十年前,Sheng Shuwen 是無數上人人吐槽學校、分享照片的年輕人之一。如今,這位26歲的銀行員工是為數不多仍在上面更新動態的人之一。
每個月,Sheng 都要回到這片故地看看自己和好朋友大學時代的照片。現在,每當 Sheng 登錄,她都要劃過無止境的主播頭像,也不知道要怎樣才能更新動態。她的最近一次動態沒有收獲任何點贊和評論。
「沒有人看,」Sheng哀嘆道,人人已經面部全非了,但她還是離不開它。「這就像和自己對話——就像待在自己的泡泡里。」
人 人誕生于2005年,最初是一個學生社交平臺,名叫「校內網」。它被視作中國的Facebook:和Facebook一樣,它起初針對學生群體,甚至都有 藍白配色的主題。曾經這兩個平臺有過直接競爭,直到2009年Facebook在中國被屏蔽。研究機構顯示,在2009年,Facebook在中國的活躍 用戶達390000。一年以后,為了擴大用戶基數,校內改名人人——意即「每個人」——并且啟用了新slogan,「上人人,找同學。」
年 輕的用戶沉迷于以大學生為中心的主頁和平臺內置小游戲——包括被Facebook的FarmVille借鑒(抄襲?)的開心農場。在2011年紐交所上市 時,人人說自己是中國最大的實名社交媒體平臺。截止2012年,人人宣稱每月獨立IP登陸數達五千六百萬,平臺活躍賬號1.78億。
人人一度成為社交網絡的未來,但現在看起來卻那么過時。界面設計陳舊,讓人想起還在用短信交流的時代。許多用戶沒法關閉自己的帳戶,則就意味著他們填滿emoji表情的推文還在這里,像一個裝滿他們舊時光的膠囊。「我頭好痛,」一條九年前的動態寫道,里面還有九條評論。
他過去的對手Facebook今年已經斬獲20億用戶——甚至還一度獲得在中國的營業許可——而人人如今每況愈下。
過 去,在探探這種約會app還沒問世之前,人人曾是約會圣地(上同學,找人人.....)。北京的Xu Zhiheng 2012年注冊人人,他不是為了像slogan說得那樣找同學;相反,他是來找女朋友的。「如果有女生看我主頁,我就會去撩她,」這位24歲的北京化工大 學畢業生回憶道。對于Zhou Fei而言,這是她窺視在圖書館那個一見鐘情的那個男生的工具。「他的頭像告訴我他是真實存在的;否則這一切都只是我的一個夢。」
Joe Ge的人人羅曼史就沒有那么主動了。和Facebook一樣,人人有很多大學的主頁,蘇州大學也一樣。2012年,他的室友在大學表白墻的主頁上惡作劇: 「Joe Ge是個高富帥,興趣廣泛,愛好歷史,為人謙遜,待人真誠,渴望愛情,現求偶一枚,不限身高體重,只求能和他一道探討歷史。」放現在,這就是個玩笑,但當 時Ge覺得很尷尬。「如果這篇帖子流傳出去,我就完了,」Ge 對Sixth Tone說道,「太丟人了——這就是我黑暗過去的一個縮影。」
對 于其他人而言,人人的意義更加深刻。31歲的Meng Chang大學時代在人人上有4000個朋友,主頁瀏覽量達到了二十六萬,還給一個相當于電子雜志的人人公公頁面寫過推文。這位作者選題廣泛,寫過汶川地 震這類爭議主題。「其實圈子很小——大多數大學生就是曬一些吃吃喝喝,什么也不在意,」如今供職于媒體的Meng說道,「現在,當年的作者四散在全球各 地,但我們的友誼起于人人網。」
2014年,大浪襲來。人人營收下滑43.9%,月活用戶從五千四百萬下滑到四千三百九十萬。人人自那以后 就開始瘋狂自救,涉足直播、游戲、二手車,甚至是短命的ICO。雖然人人仍聲稱有310萬月活,但這個網站再已經不再是互聯網文化的源頭。這些問題也反映 在了財政上:人人最近公布的上一財年的運營虧損達8790萬美金,高于去年的7300萬美金。2011年納斯達克上市時其股價84美金,上周五交易結束 時,其股價只有1.73美金。
現 在,大部分去看人人的用戶只是去找自己過去的老照片。人人自己也承認自己活在過去。2018年8月5日,人人發了一封公開信,題為「人人的未來,你來定 義」,公司CEO Joseph Chen 承認公司過去幾年建樹不多,還陷入經營困難。第二天,人人發布了自己的微信小程序,讓用戶登陸人人更方便。「每當人們責罵我們,我們就對自己說一定要扭虧 為盈,那樣我們才能保存大家青春的記憶,」Chen 在信中寫道。
前用戶 Xu 將人人的沒落歸結為微信的流行,微信似乎提供了人人用戶越來越渴望的東西:隱私。如果人人用戶不將推文設置為隱私,這些推文就會被朋友們轉發分享給更多 人。而微信則側重即時通訊功能,而且只有發動態的人能看見全部的評論和點贊。于是一個惡循環就出現了:年輕用戶的缺乏帶走了原來的用戶,至少Xu是這么認 為的。「大學高年級同學喜歡用人人是因為可以炫耀和撩妹,」他說,現在,Xu的朋友已經沒有玩人人的了,他補充說:「我覺得人人已經死了。」
調 研機構的高級分析師Wang Hongdong 同意其他平臺的崛起導致了人人的沒落。新浪微博自2009年上線,就邀請了許多明星,幫助用戶和明星互動。「微博用戶不僅能獲得最新資訊,還能和明星互 動,這就可以讓更多用戶加入進來,」Wang 對 Sixth Tone 說,「騰訊旗下的微信和QQ也比人人更創新,不斷出現新功能。」
一加5T(8GB RAM/全網通) Dash閃充,氧OS,18:9全面屏,高清雙攝
[經銷商] 京東商城
[產品售價] 3199元
進入購買
面 對這樣的競爭,人人沒能樹立起自己的品牌,Wang說。2014年,隨著其優勢不再,Chen 宣布回歸校園,他們的平臺可以用來查分,查課程表,看食堂菜單,但這些改變太小,也太晚了。「它放棄最初的學生群體轉向更大眾的市場就沒有成功。人人回歸 校園時,學生已經對它不感興趣了,」Wang說。Wang 認為Chen的公開信目的是讓大家知道人人還活著,而不是宣布回歸。「從它的巔峰到現在已經10年了,這10年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已經天翻地覆,」他說, 「人人已經沒有什么存在感了。」
但對于另一位前用戶 Candy Jiang,人人的失敗和品牌,和其他平臺的崛起沒有關系。她認為只是自己長大了。在大學時代,她會分享許多照片,但2013年畢業工作后,她對人人的興 趣就減退了。「我們越長大,就越少在線上交流,」她說,「大家再也不會掏心窩子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