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見效!首款治療產后抑郁的藥物問世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日前批準首款專門用于治療中度和重度產后抑郁癥的藥物Zulresso。臨床試驗顯示,這種抗抑郁藥物起效快,與安慰劑相比,該藥物可大幅改善中度和重度產后抑郁癥患者的抑郁癥狀。
產后抑郁是一種可能干擾母嬰關系甚至威脅母親和新生兒生命的疾病。隨著社會的發展,產后抑郁這一全球媽媽們共同關注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
不過,雖然這款新藥藥效快,但網友看到價格后表示“更抑郁了”,據SAGE網站介紹,每瓶Zulresso零售價格7450美元,每個療程相當 于34000美元。一個療程所需時間為2.5天,患者必須無間斷連續點滴60個小時。也有網友覺得可以換個角度想:有愿意為自己花巨資治病的家人,這樣的 媽媽很少會得抑郁癥吧。
而據媒體了解,國內一些新晉媽媽之所以得產后抑郁(或抑郁障礙),很可能是產后家庭矛盾等外部因素引起,并非生理本身。那么產后抑郁癥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又該如何治療呢?
女性更易有抑郁傾向
想了解產后抑郁,先聊聊抑郁癥到底是怎么回事。
抑郁癥是一種與應激/壓力相關的情緒障礙,由遺傳背景和發育過程及環境風險因素等相互作用引起。人類擁有相同的基因,但在構筑基因的基石——DNA上具有顯著個體差異,這是使得不同個人對于抑郁癥的易感性不同的原因之一。
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抑郁癥,這種性別差異至少部分是由于性激素的效應:在母親子宮內發育期間性激素對大腦的影響,以及出生后發育階段和 成年期性激素變化對大腦的影響——對于后者,產后抑郁癥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這些影響導致腦內由神經遞質和神經調質介導的神經網絡的結構和功能變化,使得一 些人腦內和應激反應/處理壓力相關的系統更容易受到環境壓力事件的影響。
某些腦結構,例如杏仁核、韁核、前額葉皮質、下丘腦等是應激反應相關神經網絡中的重要樞紐節點,它們以及介導它們功能的特定的神經遞質和神經調 質,例如神經單胺類(如五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神經肽、一氧化氮等等,在抑郁癥中發生紊亂并表現出性別 差異。
目前,研究者亟需進一步研究這些由遺傳和表觀遺傳發育因素、環境因素引起的神經網絡易感性的個體差異的抑郁癥發病機制,以便找出抑郁癥的個體化、精準化治療策略,包括開發新型抗抑郁藥物。
三大因素 誘發產后抑郁
產后抑郁癥是一種發生于女性分娩后的中度至重度抑郁癥。它可以在分娩后不久發生,或者在一年后發生。大多數情況下,產后抑郁癥發生在分娩后的前 3個月內。和抑郁癥的所有其他亞型一樣,產后抑郁癥是由遺傳背景和發育過程及環境風險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雖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產后抑郁癥的確切原因,但 是研究者已經觀察到很多重要的致病因素。
首先,懷孕期間和懷孕后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可以影響女性的情緒:分娩后,體內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急劇降低可以導致產后抑郁情緒;而其他激素,例如甲狀腺產生的激素也會急劇降低,使人感到疲倦、遲鈍和抑郁。
其次,許多非激素因素也可以在這一時期影響產婦的情緒,例如睡眠不足、不堪重負、擔心自己照顧新生兒的能力、擔憂自己失去吸引力等等。其他風險 因素還包括:之前未計劃好這個新生兒的到來(意外懷孕),或者女性在懷孕前或者之前的懷孕的產后罹患過重度抑郁癥、雙相障礙、焦慮癥等。從這里也可以看 出,產后抑郁癥可以具有遺傳背景,因為重度抑郁癥、雙相障礙等都存在遺傳背景。
最后,環境壓力因素,例如自己生病、親人去世或生病、人際關系不佳或者是單身母親、或者缺乏家人、朋友或配偶的支持等等也是產后抑郁癥發生的幫兇。
關懷遠比吃藥重要
1、傳統藥物治療
大多數抗抑郁藥都是通過改變包括被稱為神經遞質的大腦化合物的平衡而起作用,如新聞里提到的Zulresso,針對的就是在抑郁癥腦中紊亂的 GABA這種神經遞質。抑郁癥患者腦中的神經細胞無法獲得這些化學信使的正確工作量,因而影響其所介導的神經網絡功能。抗抑郁藥物正是幫助恢復受到影響的 神經網絡功能。
目前主要的抗抑郁藥物種類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去甲腎上 腺素能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郁藥(NaSSAs)、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NRIs)、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NDRIs)、選擇性 5-羥色胺再攝取增強劑(SSREs)、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抑制劑(NDDIs)、三環類抗抑郁藥(TCAs)、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鎮靜 劑、抗精神病藥、精神興奮劑、鋰,以及增強藥物(這里指一些抗抑郁藥物在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時療效更好)。
2、此次新藥的治療原理
據報道,新獲批的藥物Zulresso(brexanolone,來自Sage Therapeutics公司)是FDA批準的第一種專門用于治療產后抑郁癥的藥物。Zulresso是一款靜脈注射液,用于治療18歲到45歲女性的產 后抑郁癥,需連續靜脈注射60小時(2.5天)。臨床試驗顯示,這種抗抑郁藥物起效快,與安慰劑相比,該藥物可大幅改善中度和重度產后抑郁癥患者的抑郁癥 狀。
Zulresso是一類神經突觸(神經細胞之間結合處)和突觸外GABA-A受體正變構調節劑。GABA是腦內最重要的具有抑制效應的神經遞質 之一。神經遞質的作用需要其相應的受體來介導,即神經遞質發揮效應是需要先和受體結合。“受體變構調節劑”不是去完全激活或者抑制某神經遞質受體的活性, 而是按照需要來對受體的活性進行不同程度的調節。
值得注意的是,該藥物存在副作用,比如可能會導致患者過度鎮靜或失去意識等。因此,只能由獲準的正規醫療機構給藥,并在注射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全程監護。
總體來說,抗抑郁藥物的效果很好,尤其是結合心理療法一起治療。藥物加心理療法的組合療效一般都優于單獨采用其中一種療法。多數服用抗抑郁藥物患者的悲傷、失去興趣、絕望等癥狀可以獲得最終改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藥物并非立即起效,而是可能需要1至3周才能讓患者開始感覺有好轉,而且甚至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感到完全康復。在服用抗 抑郁藥的最初階段,自殺的風險會增加。此外,抗抑郁藥物對某些患者無效,需要嘗試采用其他方法去治療。有些患者對醫生第一次給他開的抗抑郁藥物沒有反應, 需要醫生為其換其他種類的抗抑郁藥才有療效。需要記住的是,抗抑郁藥物完全起效可能需要長達3個月時間。最后,少數一些服用抗抑郁藥的患者會出現藥物一開 始有效,之后又無效的情況。
所有這些問題都表明,科學家們目前尚未闡明抑郁癥的神經生物學發病機制全貌,因此尚未找到理想的治療方案。
不過,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學家們對抑郁癥研究的深入、尤其是隨著針對去世后抑郁癥人腦組織樣本進行抑郁癥發病機制研究發現的增加,人類必會在抑郁癥藥物研發領域取得更多進展,攻克抑郁癥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