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97,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十年技術深耕細作

為您提供各行業互聯網私人定制開發解決方案

免費咨詢熱線15890197308
新聞資訊
把握先機贏得挑戰與世界同步
首頁 新聞中心 科技前沿

諾貝爾獎得主:看重影響因子,說明學者的"心思歪了"

來源:新浪科技綜合 發布時間:2018-08-07瀏覽:2120次

諾貝爾獎得主:看重影響因子,說明學者的"心思歪了"  原標題:莫讓“影響因子”亂了心思  一些學者在求職簡歷中,常別出心裁地標注論文發表刊物的影響因子或體現影響因子的分區。瀏覽一些學者的個人網頁,也會發現在論文列表中“高亮”了每篇論文的影響因子。當然,這么做的前提是他們發表的論文的影響因子被公認為或自認為比較亮眼。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馬丁·查爾菲,最近在德國舉行的林道諾獎得主會議上,對謀取科研職位的年輕學者說,如果他收到的簡歷中有標注發表論文刊物的影響因子,他會...

諾貝爾獎得主:看重影響因子,說明學者的"心思歪了"

  原標題:莫讓“影響因子”亂了心思

  一些學者在求職簡歷中,常別出心裁地標注論文發表刊物的影響因子或體現影響因子的分區。瀏覽一些學者的個人網頁,也會發現在論文列表中“高亮”了每篇論文的影響因子。當然,這么做的前提是他們發表的論文的影響因子被公認為或自認為比較亮眼。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馬丁·查爾菲,最近在德國舉行的林道諾獎得主會議上,對謀取科研職位的年輕學者說,如果他收到的簡歷中有標注發表論文刊物的影響因子,他會用記號筆把那份材料“拉黑”。查爾菲教授為什么這么狠?因為在他看來,一個學者看重影響因子,說明這個學者的“心思歪了”。

  恐怕查爾菲的觀點,要打擊一大片人了。在一些學者的求職簡歷和個人網頁中,突顯影響因子似乎越來越時尚;在許多正式或非正式場合也常見言必提影響因子者。

  學術會議上,一些學者不像在作學術報告,講的全是發表了幾篇幾分(影響因子在中國也叫“分”)的論文、正在沖擊《Science》《Nature》等;聚在一起閑聊,聊的不乏“某某最近又發了篇大于10分的好論文(現在好論文的標準提高了,低于10分的都不算),這是他今年的第5篇了。厲害!”“你們學校大于10分的好論文多少錢一篇?”

  關注影響因子最甚的,要數湯森路透一年一度發布最新影響因子的那幾天。有人開心:A雜志今年的影響因子升了,從二區跳到了一區——論文按分區獎勵,區高就是錢多,當然開心啦!有人郁悶:B雜志的影響因子降了,從二區降到了三區,評職稱的代表作又無緣無故少了一篇——某些單位規定二區及以上論文才能作代表作。即使吃瓜群眾,那幾天轉、評、議影響因子的,也比當年轉、評、議引力波的多得多。

  影響因子為什么引起學者們如此多的關注和重視?

  答案其實就在學者們的言談中。首先,影響因子被認為是論文質量、水平和影響力的標志,所以重視影響因子就是重視研究質量。許多高校從過去按篇數轉向今天按影響因子獎勵論文,一些政府部門在人才計劃申請表格中要求填寫論文影響因子,并明確規定影響因子低于某個數的論文不要填,相當程度就是基于這種認識。

  其次,也是最根本的,影響因子的高低之于學者,有如房價的漲落之于炒房者或股票的漲落之于炒股者,論文還是那篇論文,房子還是那套房子,股票還是那只股票,但價值幾何,能賣多少錢,不是由論文、房子或股票本身決定的,而是由外在的行情決定的,這種情況下,誰能對影響因子無動于衷?

  如果說學者們關注和重視影響因子,說明學者們的心思歪了,那么他們關注和重視什么才表明心思正呢?查爾菲認為,重要的是“你發現了什么”。他忠告年輕學者:那些試圖通過在頂級雜志發表論文及與“大牛”拉關系取得職業成功的學者,實際上不太可能贏得大學的終身職位;最終贏得終身職位的人,往往不在乎這些,他們只投身于工作。

  這個忠告與諾獎得主理察·羅伯茨在《獲諾獎的十條簡單規則》一文中說的如出一轍:要想獲諾獎,最重要的是永遠不要為得諾獎而工作,而是只專注于做你能做得最好的科學。(作者系湖南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