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貨架猩便利“大撤退” 網傳已開始拖欠供應商
文 鉛筆道 記者 楊茅
“無人貨架洗牌期將至,頭部項目猩便利也被負面消息纏身。
昨日,在被曝出三、四線城市撤站后,又有創投圈人士向鉛筆道透露,猩便利在一、二線城市的業務擴張同樣出現了大幅收縮的舉措,公司已經開始拖欠供應商貨款。針對上述問題,猩便利公關負責人回應稱:“都不屬實”。記者向公司管理人員求證,得知猩便利在一二線城市的布局確實正在進行收縮、調整。
有行業內人士認為是猩便利正在加速淘汰早期的劣質點位。迫使正在“跑馬圈地”的猩便利倉促變陣的,或許是無人貨架行業殘酷的惡性競爭——價格戰、買點位、毀貨架……眾多負面流言的傳出,也被內部員工認為是競爭對手所為。如此背景下,公司趕在寒冬淡季進行業務收縮,也未必會是一步錯棋。
注:本文內容主要來自記者采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北上廣深業務收縮
據創投圈人士爆料稱,“昨日(1月10日)下午,猩便利組織電話會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的業務拓展團隊全部停止簽約、停止鋪貨,并考慮讓BD人員全部轉去做運營。在南京也是一樣的情況。”
鉛筆道從一家猩便利客戶口中得到驗證:北京業務有收縮跡象。拉拉公園行政負責人告訴鉛筆道記者,公司的猩便利貨架已經一周沒有補貨,截至昨日只剩下不到5個SKU,而此前正常的補貨頻率達每周兩三次。“補貨人員告訴公司,倉庫已經無貨。”
該負責人認為,這與猩便利撤站跡象可能有關聯。拉拉公園的辦公室位于西二旗輝煌國際,貨架點位并不差。“公司一共45人,貨架平均月流水約為3000元。”
東北地區某家食品供應商也向鉛筆道透露,在本月3日,他被猩便利采購人員告知原本談好的合作需要暫停,“現在上架時機不對”。那位猩便利采購人員向他解釋,是結款出現問題了。“現在讓你進來不能坑你,這只是份工作,等再看看我隨時聯系你。”
針對上述情況,昨晚8點,鉛筆道記者先撥通電話后發送短信聯系了公司聯合創始人呂廣渝,對方電話秒掛,截至發稿前未得到短信回復。同時,記者在微信上向猩便利的公關負責人求證,對方回應稱,無論是停止簽約還是拖欠貨款的問題都不屬實。當被問到公司在各個城市的擴張是否有放緩時,公關負責人表示:“業務在逐步推進中。”
記者還致電了猩便利深圳城市負責人,對方聽到上述消息后直言:“扯淡,沒空理你”。另一個一線城市的城市負責人則認為,流言的傳出很可能是因為競爭對手在搞小動作。
這位城市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就是正常的簽約客戶,只是把簽約標準(轉向)重點開發100人以上的頭部企業。在春節前,公司內部確實會對盈利不好的點位進行處理,比如不動銷的或是老鼠比較多的,但是涉及的量很少。”
此外,猩便利的內部員工表示,現在不方便多說,公司發展過程中難免有各種各樣的新聞出現。也有員工分析稱,猩便利冬季的生意不好,之前公司鋪的很多是冰柜,天氣冷了銷量或有下降。
另有公司管理人員向鉛筆道透露,猩便利運營情況良好,業務上確實在進行一些調整。他表示,新的調整舉措與新一輪即將入股的投資方有關,新股東會對公司發展策略有一定要求,新一輪融資很可能會在本月之內就宣布。“因為涉及到多家投資方,現在還沒有全部結束,會等融資最終完成后,發布公告辟謠。”
三、四線城市大撤退
如果在一、二線城市只是業務收縮、調整,猩便利在三、四線城市的舉措可以說是“大撤退”。
“猩便利已經在收縮戰場了。”一位新零售創業者透露,“下午剛跟一猩便利的BD聊了,濟南已經放緩鋪設新貨架的速度了,具體原因不詳。”
昨日晚間,微博上一位ID為“好萊塢女星儲要臉”的用戶自稱是猩便利無錫員工,他發微博稱,猩便利開始在無錫市辭退員工。他私信告訴記者:“不知道原因。接到電話,直接說明天不用上班了。什么原因也沒有。”
在微博下面還有用戶回復稱,不只是無錫的在裁員,成都也被電話辭退了100多名員工。在記者私信求證后,這位成都用戶表示裁員的方式和無錫一樣,“就是一個電話就說不用來了”。
猩便利在三四線城市撤站的消息,最早是來自社交平臺脈脈的匿名區。昨日上午,知情人士爆料稱:“猩便利全國BD放假,同時開始給銷售放假,貨架停止補貨,有石錘!”此外,據猩便利某作戰群中爆料:“因戰略性收緊,決定要把全國所有的三、四線城市撤站。”并告知員工,接下來可以找下家或轉崗,截止今天的薪資會正常結算,但是沒有提成。
在爆料的內容下,猩便利員工澄清:“信息不實、哪來這種不靠譜的小道消息。”但是在評論中仍可以看到“已崩,三線城市已撤站”、“我們公司的幾天沒有補貨了”、“我覺得創業公司在調整是正常的事情,大家不要質疑”等信息。
品途商業評論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猩便利已經出現拖欠供應商貨款情況,并且在各個城市庫房斷貨情況十分嚴重,情況好的勉強也只能支撐到月底。兩個月前招聘大批員工,目前已經有很多人離職。
針對三、四線城市撤站的傳言,猩便利在昨日晚間10點發布了官方聲明。公告稱猩便利各項業務均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為了使‘便利·蜂窩’模式更有效率的運行,店、架的布點、商品結構、運營管理方式等,都會進行調整、優化和迭代。”同時,猩便利也在公告第三段暗指競爭對手“背地里弄刀”。
猩便利針對三、四線城市撤站傳言的官方聲明
惡性競爭中跑馬圈地
在這番收縮、調整之前,猩便利在策略上一直是將點位擴張放在首位。公司創始人司江華曾在采訪中表示:“現在在中國其實每個創業的窗口期都很短,你跑的快,可以把別人擠下這條船,你如果跑的慢,別人把你踢下去也是分分鐘的事。”
“所以在這場競爭里,我們自己對不同時間段的把控,有非常清晰的認識。第一個階段是點位競爭,重點是如何以非常強的執行力快速達成公司的目標。”他具體闡述道,“誰先可以拿到一定數量的點位,比如說誰先拿到30萬、40萬的點位數,誰就可能在競爭中勝出。”
猩便利創始人司江華
在初期,憑借團隊的執行力,猩便利快速“跑馬圈地”的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據司江華提供的數據,截至目前猩便利的無人值守便利架已經覆蓋了全國40多座城市,首先滲透超一線、一線二線城市,超過3萬個點位,覆蓋幾十萬用戶,累積購買用戶達到300萬。而廣州城市負責人則在電話中告訴記者,現在公司在全國已經鋪了8萬個貨架。
但是,快速擴張的背后也有隱患浮現。2017年12月,東方網爆料,猩便利為快速擴張、拿融資,大量接納“無法盈利”的點位。文中寫到,在其他公司已把進駐門檻提高到企業人數需達50人的情況下,猩便利仍然愿意進駐30人的公司。還有一些不滿足其他公司風控標準的點位,猩便利也照單全收。
東方網評價認為,在資本加持下,無人貨架的競爭已經白熱化,但這種畸形的惡性競爭卻很難帶來任何贏家。
另有媒體報道,因為經營模式同質化、貨損率高、剛需不高頻等問題,無人貨架行業公司已經惡性競爭。業內創業團隊不擇手段,BD人員串通勾結,互毀偷撤貨架。
某業內從業人員向這家媒體透露,在打價格戰之外,燒錢買點位、買客戶、搶占辦公區域,破壞貨架、損壞商品、涂劃支付二維碼、價格標簽,個別BD冒充競爭對手配送員撤換貨架等惡劣競爭行為層出不窮。
行業洗牌期將至
猩便利于2017年6月由呂廣渝等前美團點評高管團隊創辦,美團創始人王興、前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等均參與投資,天使輪即獲得光速中國1億元投資,11月初又獲得紅杉等機構的3.8億A輪投資。在新零售浪潮中,猩便利堪稱風口上的“創投明星”。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無人貨架市場迅速涌出超過50家創業公司,吸金超過20億元。但是行業在瘋狂之下也飽受質疑。
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曾在談到無人貨架時表示不看好,其理由是無人貨架銷售額不高貨損率卻很高。據了解,在無人看守且沒有任何監督、任何懲罰的情況下,貨損和盤虧是目前很嚴重的行業問題。
某知情人士稱,目前猩便利市場費用已占到其銷售收入的80%,除了激進的市場推廣策略使得成本上升外,貨損和盤虧被計入市場費用是很重要的原因。而猩便利這么做,是為了融資時數據好看還是其他,不得而知。
天圖投資合伙人湯志敏坦言,現在無人零售領域的創業投資,不少是跑馬圈地的,核心還是要滿足消費者的場景需要。“無人貨架的跑道肯定很大,但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當中會經歷大浪淘沙。”
猩便利暴露出的問題,或許正是這個行業洗牌期面臨的困境。而猩便利在春節前進行的這一波調整,也許正是公司面對如此市場環境的被迫變陣。
編輯 花花 校對 吳澤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