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炮轟馬化騰,制造業為啥愛Diss互聯網?
文/陳紀英
2018年新年第一天,小馬哥就被Diss了。
主動挑刺的,是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福。
他說,現在人幾乎透明了,沒有任何隱私,特別是電話、微信等通訊安全。
“我心里就想,馬化騰天天在看我們的微信,因為他都可以看的,隨便看,這問題非常大”,一向大嘴、敢言的李書福說,“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我比較苦惱,因為我們商業上的秘密總是暴露在人家的眼前”。
然后,連當過兩屆政協委員的李書福,還不忘拔高問題的嚴重性,“這個問題不解決,是(中國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一個軟肋。”
出身于制造業的傳統企業家Diss互聯網,李書福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自稱家電女皇的董明珠,已經多次批評了賈躍亭,而且點名道姓,從不客氣。
今天,就在同一論壇上,董明珠又一次狂抽賈躍亭,指責他沒誠信,騙錢,“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別人幫你也只有一次。我相信幫過賈躍亭的人太多太多,結果讓太多人失望。”
董明珠說,很多企業標榜身價多少億,”你把錢也搞完了,沒了。他一開始是不是想騙錢我不知道,但是結果就是這樣。”
在這之前,董明珠已經多次點名批評賈躍亭,“把股民血汗錢弄沒了,帶給社會負能量。”等等。
同在浙江,前首富宗慶后,也曾怒懟過馬云。在央視的財經論壇上,宗慶后說,馬云提出的“五個新變革”,除了“新技術”以外,其他都是胡說八道。
連玻璃大王曹德旺,也刺撓過馬云,“你現在叫馬云那么偉大的人來做福耀玻璃,我相信他做不起來,你錢多沒有用。”
最近一兩年,為啥傳統企業家Diss互聯網,成了主流呢?
第一,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的邊界坍塌,互聯網侵入到了制造業地盤。
互聯網和制造業原本界限清晰,井水不犯河水,但是最近一兩年來,隨著互聯網巨頭入侵線下市場,雙方的邊界逐漸坍塌,競爭關系越來越明顯。
比如在李書福所在的汽車領域,BAT都在加碼。騰訊先后投資了多家電動汽車相關公司,領投蔚來最新一輪融資,參投了FMC新能源汽車公司,以及威馬汽車等等。
不止是騰訊,百度的Apollo無人駕駛汽車都已經在雄安上路了。而阿里和上汽合作的互聯網汽車榮威RX5成了暢銷車。
BAT成了來勢洶洶的對手,都打到吉利家門口了,李書福懟懟又何妨?
李書福的外國同行,懟起來谷歌、特斯拉,只有更毒舌。奧迪將谷歌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車輛,比喻為“丑陋的土豆”。美國的汽車經銷商們攻擊特斯拉有可能是“龐氏騙局”,而通用汽車高管則公開說,“我認為特斯拉注定要失敗。”
第二,實體經濟日子不好過。
抱怨,多生艱難之時——一個日子很紅火、生活很幸福、事業有奔頭的人,忙著一路狂奔,是沒空去抱怨的。
實體企業Diss互聯網,還源于最近兩年,實體經濟日子實在不好過。
以哇哈哈為例,雖然仍然貴為中國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飲料企業,但娃哈哈的營收數據,已經非常難看了。
根據2015年全國工商聯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報告》顯示,娃哈哈以720億元的收入排名第31位,2016年在該榜單上娃哈哈則是以494億元的收入排名第70位,2017年以456億營收排名第327位。
三年,營收下降200多億,對于草根出身,一路打拼出來的前首富宗慶后來說,“跌跌不休”的營收,必然相當痛苦。
而在實體經濟不振的同時,中國互聯網卻形勢一片大好。整個2017年,騰訊、阿里股價、市值幾乎都翻倍了。
阿里股價從92美元一路飛漲到172美元,而騰訊股價從不到200港幣,一路上漲超過400元大關。
在央視論壇上,宗慶后、李東生、董明珠一致認為,實體經濟不好,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虛擬經濟過火”。
一升一跌,兩相對比,心里不好受,抱怨一番、吐槽幾句,也就不足為怪了。
第三,三觀不同。
實體企業家和互聯網的三觀、價值判斷標準,也存在巨大差異。
制造業喜歡做了再說,而互聯網講的故事都是市夢率,先描繪藍圖,不管是否能實現————賈躍亭吹過的生態大夢破產了,股價一落千丈,而把格力空調做到第一的董明珠,自然是看不上賈躍亭的。樂視系的萬千股民,估計會給愛說真話的董姐姐點贊的。
而從曹德旺嘲諷馬云造不出玻璃,也能發現,制造業的企業家,喜歡談看得見的產品和創新,所以,他們與其說看不上虛頭巴腦的互聯網,不如說看不懂互聯網。
所以,馬云當初是這么回懟宗慶后的,“真正沖擊各行各業、沖擊就業、沖擊傳統思想、傳統行業的是我們昨天的思想,是對未來的無知、是對未來的不擁抱。”
更早的5年前,馬云和王健林有個1億賭局———不管賭局誰贏,從最近萬達網科大幅裁員的傳聞來看,反正萬達的互聯網轉型之路,看起來快走不下去了。
你來我往,玩幾句口炮,一旦有了合作的機會,雙方還會握手言和。2016年底互懟過一輪后,2017年,在浙江省長見證下,馬云與宗慶后面帶微笑,握手寒暄。
而在2017年底娃哈哈30周年大慶上,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螞蟻金服副總裁彭翼捷也來到現場,雙方宣布達成聯合營銷合作。
所以,Diss一時爽,互懟最傷身,雙方你來我往的口炮不必太當真,只要合作有利,姿態和體位都是可以不斷變化的嘛,說到底“誰行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