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蘇省通信管理局、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編制的《建筑物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標準》(DB32/ 4120-2021,下稱《標準》),經江蘇省政府批準正式發布,自2021年12月1日起實施。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制定《標準》的背景是什么?
制定《標準》是對國家5G發展戰略的積極響應。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推動網絡強國建設、加快5G“新基建”等政策文件,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為深入實施網絡強省戰略,加快5G網絡建設發展,2019年5月2日,江蘇省政府發布《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蘇政辦發〔2019〕49號),要求編制《建筑物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推動信息基礎設施與新建建筑物同步設計、同步審批、同步驗收。
制定《標準》是推動5G網絡建設的現實需要。《標準》指導新建建筑物針對5G網絡設施部署提前預留資源,并對既有建筑改造(例如老舊小區通信配套改造)提供規范依據,有利于提高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科學性、規范性、集約性,切實解決5G建設選址難、改造難等瓶頸難題。
二、制定《標準》的過程中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
2019年以來,江蘇省通信管理局組織行業力量,開展專題研究,啟動《建筑物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標準》的起草工作。
一是深入調查研究。詳細調研了江蘇省各基礎電信企業、鐵塔公司、相關設計及施工單位,走訪了一些開發商,收集了5G建設面臨的困難與需求,同時研究借鑒其他省份有益經驗,形成了《標準》初稿。二是廣泛征求意見。通過專家訪談、召開座談會和研討會等方式,廣泛聽取相關企業和行業組織對《標準》初稿的意見建議。2020年7月,《標準》在省住建廳門戶網站上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并征求了省相關部門意見,履行了有關程序。三是修訂完善定稿。根據各方面的意見反饋,結合我國最新法律法規要求,對《標準》內容進行了完善并定稿。
三、《標準》主要有哪些特點?
《標準》是國內首個明確提出室外基站與建筑物一體化設計的強制性地方標準,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明確“三同步”要求,要求室外基站基礎設施、室內無線覆蓋系統和建筑物應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并預留相關資源;二是可操作性強,提出了建筑物室內外協同覆蓋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特別是明確了建筑物配建室外基站基礎設施的數量、位置和方式,創新利用建筑物女兒墻進行一體化屋面設施建設;三是適用范圍廣,既適用于省內各種新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軌道交通設施的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也適用于既有建筑的5G配套設施改造。
四、《標準》解決了哪些問題?
《標準》重新定義了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和建筑物之間的關系,將前者列入后者的必備配套,關鍵條文被近期正式實施的江蘇省《住宅設計標準》提前采納;
《標準》從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提出了室外基站基礎設施設置要求,給基站位置預留規定了準確“三維”標準,解決了基站選址難的問題;
《標準》率先制定利用建筑物女兒墻進行“一體化”屋面設施建設的技術方案,并分不同場景提供多種美化方案,切實解決了基站建設影響建筑美觀問題;
《標準》匯總了多家電信業務經營者的技術經驗,從站址、站高、分布密度、系統設計及配套等多方面完善了共建共享的技術條件,為“平等接入”提供了全面的標準依據;
《標準》同步考慮了既有建筑改造所面臨的各種條件,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實施要求和技術方案,為老舊小區改造提供了可參考的技術規范。
五、如何推動《標準》落實?
下一步,圍繞《標準》落實,江蘇省通信管理局將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組織宣貫培訓。聯合有關部門面向全省相關單位及基礎電信企業、建筑企業詳細解讀和宣貫《標準》內容及要求。二是做好跟蹤落實。跟蹤《標準》實施情況,進一步細化建設要求,及時解決存在問題。三是加強監督管理。與有關部門做好銜接,推動形成橫向協同、縱向聯動的工作機制,強化對《標準》執行的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