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高新區28項改革再創新標桿 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7月16日訊 樹立新標桿,改革再出發。近日,廣東省委深改委正式印發《廣州高新區(黃埔區)建設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廣 州高新區、黃埔區迅速行動,出臺《廣州高新區(黃埔區)建設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行動方案(2019-2022)》(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以 45條具體改革措施按下優化營商環境“加速鍵”。據悉,到2022年,該區營商環境各項指標排名均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實施方案》和 《行動方案》的相繼出臺,吹響了新一輪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的號角。作為廣東省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廣州高新區、黃埔區正對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 系,打造全國最優、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新高地,努力為特大城市營商環境改革創新探索新路,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鮮活“廣東經驗”。
2022年營商環境各項指標達國際一流水平
《實施方案》從營造方便快捷的政務服務環境、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環境、優質高效的要素供給環境、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環境四個方面賦予該區28項改革任務,首批授權支持該區省級管理權限事項28項,其中委托或下放管理權限11項、支持事項17項。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引擎,廣州高新區、黃埔區再次勇擔探路先鋒的重任。《實施方案》于7月初出臺后,該區迅速行動,制訂《行動方案》。《行動方 案》設定了實驗區“2020年營商環境主要指標達到國內一流水平、部分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2年營商環境各項指標排名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行動 目標,并對標世界銀行和國家營商環境指標評價體系,結合該區各大功能區合一的特色,從12個方面提出45條具體改革措施和3條實施保障內容。
《行動方案》總體框架全面對標世行指標和國家評價體系,將商事登記、施工許可辦理、水電氣熱網獲得、不動產登記及土地供應、稅費繳納、跨境貿易、信貸獲 得、政務服務和“數字政府”建設等指標內容融入方案之中,并結合區域特色加入知識產權保護、人才服務、創新創業鼓勵、監管方式改革等內容。
《行動方案》主要目標立足于國際一流、全國最優。舉措中的目標和具體要求全面對標省、市營商環境改革措施等文件,基本做到區有自主權的更優、無自主權的 落實看齊,目標是瞄準國際一流、走在全國前列。如開辦企業實現最快1天,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從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證在25個工作日以內完成審批,其中“帶規 劃方案”出讓土地的項目在15個工作日以內完成審批等。同時,《行動方案》以“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推動改革攻堅。如以“水電氣熱網聯合報建”“新型產業 用地與產業園區功能配比政策”等制度創新,實現更便利的市場要素供給;以“省級技術合同認定”“省級土地征收權限”等省、市授權支持的事項下放為契機,進 一步優化審批程序,實現更高效的政府服務;以“區塊鏈+AI”商事服務、“互聯網+政務服務”、“大數據監管”等新技術為依托,實現更優質的政務體驗;以 “試點借鑒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探索相對集中工程建設項目行政許可權,探索試行工程建設認可人士制度”等主動對接港澳規則為切入,實現更開放合作的營商 環境。
提供營商環境改革“廣東經驗”
具有改革開放基因的廣州高新區、黃埔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州要“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在營造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上出新出彩”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2018年6月,該區獲批成為廣東省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今年3月,借機構改革契機,該區成立了全省首個也是北上廣深4個特大城市中第一個營商環境改革局,成為特大城市營商環境改革探路先鋒,提供鮮活的“廣東經驗”。
目前,該區在營商環境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行政審批改革、政策兌現服務、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三大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品牌在全國獨領風騷。
通過設立全省首個行政審批局,該區率先實現企業籌建全鏈條38個事項“一枚印章管審批”;一個窗口統一辦受理,一套圖紙統一跑報建,一個系統統一管審批;借鑒新加坡經驗創新實施行政審批與技術審查相分離。
民眾正在體驗二維碼墻“秒批”辦事服務
“承諾制信任審批”“訂制式審批服務”“秒批”“信任籌建”和“帶規劃方案”出讓土地模式等多項改革創新舉措,實現了“流程最優、材料最簡、成本最低、時間最短”,跑出最快審批速度,打造企業服務“高速路”,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從110個工作日壓減至15個。
在企業開辦方面,率先實現“一天辦”“一鍵辦”,全部環節1天辦結。在企業籌建方面,出臺全國首個“信任等建行動方案”,邁出“一個月審批、三個月交地、六個月動工快節奏,一批重點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在廣東全省首次實現“照”“章”“銀”“稅”全流程“零收費”,預計每年可為企業節省費用超1000萬元。為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推出的10多項免費服務,每1萬平方米為企業節省15-20萬元籌建成本。
在政策兌現方面,建設了全國首個限時辦結政策兌現服務信息系統,設立全省首個政策兌現服務窗口,13個業務部門的304項兌現事項一個窗口受理,限時辦結,兌現時長不超過34個工作日。自窗口推行以來,累計兌現金額超150億元,4000多家企業受益。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2018年,該區科技創新、財稅總收入在全國219家國家級開發區中位居第一,綜合考評排名 全國第二。今年5月,廣州高新區科學城因在推動“雙創”方面大膽探索、勇于嘗試、成效明顯,被國務院予以督查激勵通報。
助力“中小企業能辦大事”
廣州高新區、黃埔區多項營商環境舉措實現全國最優,比肩國際一流,創造了多項“黃埔標準”,獲評“2018年度中國十佳營商環境示范縣市”。
營商環境是企業投資的風向標。尤其在眾多中小企業匯聚的創新型園區,營商環境的好與否甚至是新興業態存亡的關鍵因素。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富有活力的“改革闖將”,近年來廣州高新區、黃埔區不僅注重引進外資,也尤為重視培育區域發展的內生動力,厚植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沃土。這其中,即包括營商環境改革在制度供給方面的頂層設計。
圍繞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該區去年重磅推出“民營經濟18條”,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全面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工作人員正在介紹“商事服務區塊鏈平臺
作為全國唯一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區,該區成為國內知識產權要素最齊全、鏈條最完整的區域,為企業提供“全鏈條”服務,可以為企業提供快速預審、確權、維權等全方位知識產權保護服務。
憑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該區率先對接港澳營商規則,加快建設“廣州科學城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穗港智造特別合作區”,推動中新廣州知識城成為新加坡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平臺。
在營商環境閃亮品牌的背后,是不斷完善的科技創新創業生態。以企業和企業家需求為導向的最強制度供給,構建了企業投資引力場。
隨著此次《行動方案》的出臺,該區將在營商環境改革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能辦大事”能力。比如在知識產權領域,設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等,探索設立知識產權銀行,推出全國首支純專利權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
緊扣廣州“令行禁止、有呼必應”基層黨建創新實踐,該區建立“企業有呼、部門必應”機制。接下來將開發企業籌建APP,打造企業服務24小時“不打烊”,打響“只要企業不休息,政府服務不停歇”服務品牌。
該區營商環境改革局局長黃嬌娥表示,將對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和國家營商環境價指標體系,建立有區域特色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下一步還將聘請一批營商環境觀察員,搭建政企溝通的平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時下廣州高新區、黃埔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市場主體獲得感作為營商環境改革“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標尺,正在 全力打造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在去年廣州市營商環境綜合排名中,該區內企業滿意度達83.3%,位居全市第一。該區因此被眾多企業和人才點贊 為“離成功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