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西部領先
5月27日,在貴陽舉辦的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電子科技大學智慧治理研究中心、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發布了《中國地方政府 互聯網服務能力發展報告(2019)》,這是該報告連續兩年在數博會上發布。報告對全國334個地級行政區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進行了評價,報告顯示,全國 有14個地級行政區屬于創新領先類,其中四川省內成都市和宜賓市入選,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市位于全國省會城市第一,四川省共有18個地州進入創新領先類和積 極追趕類,占全省21個地市州的86%,可見四川省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整體提升明顯,處于西部省份領先地位。
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是指政 府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手段,實現科學決策、精準治理、高效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的綜合能力,是提升治 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體現。報告從供給能力、響應能力、智慧能力三個方面建立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評價體系,以期在新時代信息化生態下,提升政府互聯網 履職能力,建設智慧政府,提供新的價值導向和評價標準。
報告將我國334個地級行政區劃分為創新領先、積極追趕、穩步推進、亟待發展四 種類型。其中,創新領先類14個,約占總樣本的4%,整體得分在79.91分以上;積極追趕類203個,約占總樣本的61%,整體得分位于60.10至 79.91區間內;穩步推進類103個,約占總樣本的31%,整體得分位于46.09至60.10區間內;亟待發展類14個,約占總樣本的4%,整體得分 位于46.09以下。
在副省級/省會城市中,深圳市、成都市、廣州市、寧波市、貴陽市、武漢市進入創新領先類;其他地級行政區中,陽江市、常州市、江門市、莆田市、宜城市、湛江市、宜昌市、宜賓市進入創新領先類。
報告顯示,我國地方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呈現五大特征:一是地方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整體提升明顯;二是地方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區域差異縮??;三是服務供給 能力持續優化,政務新媒體發展迅速;四是服務響應能力提升顯著,省政務平臺作用明顯;五是服務智慧能力較大突破,應用效果需持續優化。
報告提出我國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發展趨勢:一是提升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對省級政務服務平臺提出更高要求;二是優化營商環境背景下政府面向企業服務將呈現深化趨勢;三是政務新媒體深度融合已成政府互聯網服務能力發展趨勢。
電子科技大學智慧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湯志偉教授指出,與2018年報告相比,本次評價具有新變化:在評價范圍上,加大了政務新媒體監測 評價點位,延伸到政府“多網、多微、多端”的全互聯網整體服務效能與履職能力,最終聚焦政府本身的履職能力;在技術支撐上,加大了人工校驗頻次與點位,將 泛互聯網數據作為監測采集對象,借助機器自動、智能化采集與人工驗證相結合,保障評價結果的客觀、準確;在指標引領上,調整部分三級指標及采樣點位,更加 注重政府互聯網服務的未來發展趨勢,包括主動化、智能+等,如圍繞營商環境建設、政府主動回應、智能問答、智能搜索等設計針對性指標,促進評價的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