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只跑一次”改革部署,市工商局全面實施工商辦事“只跑一次”改革措施。充分運用“互聯 網+政務服務”和大數據手段,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甚至不跑腿,著力打造準入更便捷、監管更有力、服務更高效的工商和 市場監管新形象,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全速推進工商辦事“只跑一次”
2018年7月底前,市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只跑一次”事項將達到全部事項的80%以上,2018年年底前力爭實現60%以上事項“一次不跑”。
按照工商系統權利清單、責任清單及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市工商局共拆分出群眾和企業到工商部門辦理事項207項,其中,行政許可事項164項,其他行政權力36項,公共服務事項7項。
高頻事項包括:名稱預先核準(包括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登記、分公司設立登記、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公司住所變更登 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公司經營范圍變更登記、公司董事(監事、經理)變動備案登記、分公司營業場所變更登記、分公司經營范圍變更登記、個體工商戶 經營場所變更登記;公司注銷登記、分公司注銷登記;營業執照增發副本、遺失補領、換發登記;企業、個體工商戶及農民專業合作社報送年度報告等。
工商部門提示:行政許可“只跑一次”事項,將于近期在市工商局官網(http://www.ccgs.gov.cn/)公布。
6項工商措施保障“只跑一次”
為保障“只跑一次”改革政策落地,市工商局從依法行政、政績考核、提升服務效能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出臺了具體的保障措施:
全面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按照省、市政府和上級局部署,積極推進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擴大“多證合一”改革、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進一步簡化工商登 記流程,破除制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為促進就業創業降門檻,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負擔,為群眾辦事增便利。5月25日,我市已在長春新區正式 啟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
推行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線下線上”相結合,在企業名稱登記全程電子化和修改完善市局網上登記系統基礎上,按照省工商局工作部署,積極推進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網上申請、網上受理、網上審核、網上發照、網上公示、網上歸檔,真正實現企業“只跑一次”“一次不跑”。
完善審批事項易錯清單。為提高辦事效率,避免辦事群眾因對法律法規不理解,對相關審核標準不了解,造成提交材料不規范或填寫錯誤,修訂完善審批事項易錯清單,做到事前提醒、提前防錯、精準服務,確保實現“只跑一次”工作目標。
推行“容缺受理”服務。容缺受理是指在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基本符合登記條件,但部分申請材料需要完善和補充的情況下,登記機關先行審查受理并在申請人補交材料后做出登記決定的登記服務措施,申請人補交材料可選用快遞寄遞方式,減少跑動次數。
推出營業執照快遞送達服務。購買快遞服務,對現場辦理或網上辦理的營業執照等,可根據群眾和企業需求免費采取快遞送達的方式,提供營業執照寄遞服務。
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按照“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的原則,逐步減少“一審一核”登記事項,推行“審核合一”登記制度。即:企業登記全程由同一登記人員負責受理、審查、核準等各環節業務,實行“審核合一、一人通辦”。
營造合法高效營商環境
需要提示辦事群眾和企業,市工商局提出的工商辦事“只跑一次”改革是指,當申請人辦理事項在清單范圍內,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時,從受理到做出決定、形成結果的全過程“只跑一次”。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這一角度理解,以下五種情況不算“跑多次”:
1.群眾自愿上門取件。
2.群眾上門咨詢業務。
3.材料不齊全的,從補齊后算次數。
4.不符合條件的,駁回申請也算“跑一次”辦結了。
5.“容缺受理”的,補充材料可以郵寄,不用跑第二次。
軟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實力、開放程度、干部作風、對外形象的綜合反映。市工商局不斷加大軟環境建設工作力度,積極采取有力措施,著力打造一流服務標準, 營造合法高效營商環境。將“只跑一次”改革進行到底,橫掃體制積弊、打破信息孤島,消融企業群眾到政府辦事難的“隔心墻”,用工商服務提質增效贏得群眾點 贊、企業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