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推進“一事通辦”改革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出臺,今年,廣西政務服務環境將有新變化,預計年內基本建成政務服務“一張網”,80%以上依申請辦理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將實現“最多跑一次”。同時,年底前,廣西將全面開展清理、整合各類政務熱線電話工作。除110、120、119等熱線外,將工商、質監、食品藥品、價格、醫療衛生等其他領域的政務熱線整合到統一的12345熱線平臺進行管理。
加快清除無謂證明
《措施》中明確,今后,廣西將以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推進相關辦理事項歸并整合,減少辦事環節,壓縮辦理時限。
例如,全面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加快清除煩擾企業和群眾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等各類無謂證明,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能通過個人現有證照來證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的一律取消,能被其他材料涵蓋或替代的一律取消,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一律取消。
《措施》還提出建立全區統一規范的證明事項清單。推進上下縱向、職能部門橫向的政務信息共享,從源頭上避免“奇葩”證明等現象。
同時,深化民生服務便利化改革。針對住房、教育、衛生、民政、社保、就業、公安、水電氣等審批服務事項,尤其是不動產登記、住房公積金提取和貸款申請等事項,在精簡辦事材料、推進數據共享的基礎上,推動以身份證為主要標識辦理。
構建三大共享平臺
《措施》中提出,廣西將構建統一身份認證、統一電子印章、統一電子證照共享3個支撐平臺。構建全區政務服務自助化網絡,打造全區統一的政務服務智能手機APP,推進服務事項24小時自助辦理。
例如,目前廣西正在建設統一的電子證照庫,今后,廣西各婚姻登記機關可以利用全區統一的電子證照庫自行打印當事人戶口簿和身份證電子證照進行存檔。
同時,加快建設全區統一的社會信用庫、人口庫、法人庫、地理空間信息庫等基礎數據庫。從2018年起建立全區信息共享“紅黑榜”制度,全面推進更大范圍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在行政審批監管模式方面,大力推行以智能手機APP為主要監管手段、以電子證照和現場影像為監管依據的“互聯網+監管”信息化體系。
各類政務熱線歸一
環保投訴熱線、消費者投訴熱線、物價投訴熱線……以往,不同領域的政務熱線有不同的號碼。以后,市民在生活中遇到煩心事,記住一個號碼就能進行咨詢投訴。今年12月底前,自治區、設區市、縣(市、區)將全面開展清理、整合各類政務熱線電話工作。除110、120、119等緊急類和個別因專業性強、集成度高、咨詢服務量大確需保留的熱線外,將工商、質監、食品藥品、價格、醫療衛生等其他領域的政務熱線整合到統一的12345熱線平臺(以下簡稱“統一平臺”)進行管理,并與全區政務服務“一張網”對接。
此外,廣西還將建立“統一平臺”的建設標準、服務標準和評價標準等標準體系。“統一平臺”建設充分利用現有人員隊伍和網絡資源,整合原有各類平臺涉及的機構編制和人、財、物資源,統籌建立日常運行機構,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熱線接聽、接線員招聘培訓、信息系統維護等問題。